您是否想過為什麼有些智慧型手機握在手中感覺更好,而有些則使用起來很尷尬?或者製造商所做的微小改變是否真的會產生影響?每一個設計選擇——從形狀到所使用的材料——都是基於物理學的選擇,其目標是平衡實用性和風格。
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不僅優先考慮美觀,還優先考慮外觀。他們仔細平衡功能性和耐用性。設備的材料、形狀、重量分佈甚至厚度都是由物理學決定的。製造商必須完美地兼顧所有這些元素,以確保手機不僅使用舒適,而且具有抗磨損和高效的性能。但我們都知道沒有完美的手機,因此總是會有一些權衡,我們將詳細討論。
作為一個多年來使用過大量手機的人,我經常注意到設計如何直接影響我的日常體驗。例如,當我從 Galaxy S3 換到 iPhone 6s 時,我記得很清楚。感覺就像我拿著一個完全不同的設備。它非常薄且易於使用,足以讓我改變握持手機的方式——我使用它更加靈巧,更不用說我幾乎感覺不到它在口袋裡。
形狀與形式:方形與圓形設計

Galaxy S23 Ultra 整體呈圓形,顯示器和側面非常彎曲。它很舒服,但三星在下一代產品中放棄這種方法是有充分理由的。 |圖片來源:PhoneArena
智慧型手機的形狀是用戶首先註意到的事情之一。我們可能不想透過封面來閱讀一本書,但許多人通常主要根據產品的外觀來做出購買決定。雖然外觀會影響手機的時尚程度,但它們也有自己奇特的形狀,具有獨特的物理特性,影響耐用性和人體工學。
如今,我們已經從橢圓形和彎曲的手機轉向矩形、邊緣鋒利的手機。當然,這兩種方法背後都有正確的推理。
側面較平坦的手機,例如
系列,提供更好的耐用性。應力在方形框架上分佈更均勻,減少了結構變形的可能性。此外,平坦的側面為電池和更大的感測器等組件創造了更多的內部空間。
然而,由於邊緣較鋒利,這些設計在長時間使用時會感覺不太舒服。例如,我發現了iPhone 14其平坦的邊緣很時尚,但在長時間的遊戲過程中並不是特別令人愉快,因為它會在我的手掌上留下凹痕,有時甚至會受傷。坦白說,這可能意味著我應該減少打電話的時間,但這也是案件存在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彎曲的邊緣,就像那些
,透過貼合您的手形提供更好的人體工學設計。然而,它們在跌落過程中更容易損壞,因為彎曲的表面集中了衝擊力。我有幾個朋友使用弧形 Galaxy 手機,但它們很容易就壞了。即使有保護套,它們也很難保護。
但似乎在過去幾年中,製造商已經找到了平衡舒適性和耐用性的正確形狀。透過為手機提供平坦的側面和錐形邊緣,該設備可以具有良好的結構完整性,同時握持起來也很舒適。蘋果公司轉變為這種方法
系列,最初看起來和它的前身一模一樣,但當我握住它之後,我立即確信它的手感有多好。我舉辦的時候也有類似的經歷
,它去除了圓角
。
形狀總是會發生變化,尤其是隨著新技術的引入,但目前我真的覺得手機已經達到了達到完美平衡的最佳形狀。大多數現代手機看起來都一樣,這並非巧合,每個主要手機製造商都傾向於在形式上採用類似的設計。
材質選擇:玻璃、金屬和塑料

就手感、外觀和耐用性而言,摩托羅拉的純素皮革是我最喜歡的後面板材料之一,但它也有其缺點。 |圖片來源:PhoneArena
形狀只是手機設計的要素之一。材料每年都成為更重要的關注領域。例如,蘋果和三星走上了高端路線,為其產品引入了更高端的材料。
-鈦。其他公司,如摩托羅拉,則加倍發揮創造力,繼續推出採用純素皮革背板的手機,這些背板不易出現裂縫、指紋和滑落。
例如,玻璃長期以來一直與高階手機聯繫在一起,如 iPhone 和 Galaxy 系列。大猩猩玻璃或類似技術提供防刮和優質的感覺。然而,玻璃本質上是脆弱的,即使是強化玻璃也會在高衝擊力下破碎。我個人覺得煩人的一件事是,如果我不想讓顯示器或背部出現任何刮痕,我就必須格外小心,所以和大多數人一樣,我會使用保護裝置和保護殼。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們工作期間
我們注意到,與迄今為止我們處理過的所有其他手機相比,顯示器損壞要少得多,這可能要歸功於三星與康寧合作開發的大猩猩裝甲玻璃。
金屬也是手機(甚至低階手機)中主要使用的材料。鋁是框架最常見的選擇,而如今,在優質選擇方面,鈦似乎已經取代了不銹鋼。在這種情況下,金屬更明顯的用途是它提供的堅固性,但就散熱而言,它也是最好的材料。不幸的是,由於金屬背板無法進行無線充電,因此我們再也看不到這樣的手機了。
當然,還有塑膠的。雖然聚碳酸酯通常與廉價設備聯繫在一起,但它具有出色的抗衝擊性和靈活性。它也比玻璃和金屬更輕,使手機握起來更舒適。例如,摩托羅拉 Edge (2023) 採用塑膠背蓋,平衡了耐用性和經濟性,對於那些想要輕便、堅固的手機而又不影響風格的人來說,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事實上,我認為摩托羅拉生產的是近年來最時尚的手機之一。但我對這種材料的最大問題是,與玻璃和金屬相比,它的回收和再利用要困難得多,而且永續性對於製造商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重量分佈和人體工學

許多大型手機都存在重量分佈問題,但 Vivo X200 Pro 在這方面表現出色。 |圖片來源:PhoneArena
您是否曾經拿起過感覺比看起來更重的手機?這通常是由於重量分佈不均勻造成的。內部組件平衡良好的手機即使實際重量很大,也會感覺更輕、更舒適。
設計師有策略地放置電池、處理器和相機模組等元素,以避免頭重腳輕或下重腳輕的感覺。像這樣的微小細節可能會在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影響您的手機體驗。
Vivo X200 Pro 就是頭重腳輕手機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由於其相當大的相機模組集中在頂部,手機的重量分佈感覺非常不均勻。相比之下,類似
握起來感覺更舒服。
突出的攝影機凸起已成為常態,而且很容易造成麻煩。更大的相機感光元件需要更大的深度來捕捉更好的影像,因此需要更厚的模組。但有趣的是,它們還可以幫助改善手機的人體工學。 Pixel 系列上統一的相機桿消除了將手機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時的晃動,甚至可以透過將手指放在相機模組的底部邊緣來幫助用戶握住手機。
在重量分佈和人體工學方面具有最大的改進空間,因為一側可能比另一側明顯重或輕。值得慶幸的是,一些較新的型號(例如榮耀Magic V3)具有周到的設計,可以很好地解決重量分佈問題,這使得與市場上其他型號相比,它們握持起來更加舒適。
最後的想法
智慧型手機設計是美學、功能和實用性的微妙平衡。每條曲線、材料和組件佈局都有其目的——無論是提高耐用性、增強人體工學還是優化性能。從為了強度而改用平邊,到採用鈦和純素皮革等材料,每個選擇都會影響我們與設備的互動方式。
我親身經歷過這些變化——幾年前改用 iPhone 6s 讓我意識到,一款更薄、更平衡的手機可以為日常使用帶來多大改變。重量分佈、相機位置,甚至邊緣的感覺等細節都會以我們通常認為理所當然的方式影響舒適度。
隨著科技的發展,柔性顯示器和個人化設計等創新即將出現。但無論智慧型手機變得多麼先進,其設計始終會反映物理原理和使用者的需求。透過了解這些細節,我們可以更好地體會我們日常使用的設備背後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