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界爆出這樣的消息:其許多產品的年度發布週期。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表示,顯然,兼顧軟體更新和硬體修訂已經成為該公司真正頭痛的問題。這導致了諸如功能延遲、軟體故障和硬體升級等問題,而這些情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消息讓我思考:也許Google Pixel 和三星 Galaxy 手機也該重新考慮他們的發布策略了。兩家公司每年都會發布大量手機。感覺創新已經達到了一個平台期,現在的主要焦點只是增加新的人工智慧功能。我們再也沒有看到這三大手機製造商提供同樣程度的令人興奮的硬體更新。
古爾曼指出,蘋果的內部結構(團隊跨多個產品線工作)正感受到每年對眾多設備和作業系統進行更新的壓力。這導致了諸如最近的 iPadOS 18 問題之類的問題,導致蘋果撤回了新款 M4 iPad Pro 機型的軟體。發布新產品的持續壓力似乎正在對品質造成影響。

蘋果 iPhone 16 Pro Max 和三星 Galaxy S24 Ultra。 |圖片來源 — PhoneArena
這不僅是軟體故障的問題。每年的發布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要求他們不斷推出新的想法和功能。這可能會導致產品倉促並且不太注重細節。擺脫每年發布的方式可能會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喘息空間,讓他們能夠專注於品質而不是數量。他們可以改進設計,進行更徹底的測試,並創造出真正脫穎而出的手機。
想像手機發布頻率較低但影響力更大的世界。我記得有一次,蘋果公司發布手機的方式是滴答作響的,如果你跳過一年,你不會覺得自己錯過了最新和最好的產品。現在,如果您想確保獲得最新功能,每年都會面臨升級手機的持續壓力。在我看來,更長的發布週期可能意味著更好的設計、更精緻的功能和更強的可靠性。這也可能意味著那些有問題的功能會減少,這些功能似乎只是為了提供新的東西而包含在內。
當然,每枚硬幣都有兩面。如果公司放慢發布週期,他們可能會錯過跟上最新技術趨勢的機會,更不用說達到底線了。如果消費者知道自己必須等待更長時間才能獲得新型號,他們可能不太願意升級。

蘋果 iPhone 16 Pro Max 和Google Pixel 9 Pro XL。 |圖片來源 — PhoneArena
但問題是:我們真的每年都需要一部新手機嗎?技術已經進步到手機可以使用數年而不會感覺過時的程度。更長的發布週期可以鼓勵公司專注於製造更耐用和永續的手機,這對消費者和環境都更好。
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放棄每年發布的好處超過了缺點。作為一個行動技術愛好者,我寧願看到更少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版本。我對品質和創新更感興趣,而不僅僅是每年擁有最新和最好的產品。我相信這項變化可能會帶來一個更成熟和令人興奮的手機市場。
身為消費者,我每年都會因為升級手機而感到疲勞。我想要一款可以使用數年的手機,而不會覺得自己錯過了最新、最棒的功能。更長的發布週期將使我有更多的時間來享受我目前的手機,並在升級時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也許現在是手機產業轉變的時候了。讓我們不要每年競相發布新手機,而是專注於打造真正創新、可靠且耐用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