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ChatGPT 面世以來,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AI 流行語的浪潮基本上已經淹沒了智慧型手機市場。而且,就像發條一樣,我們在新智慧型手機上獲得的每一項新功能都是“AI”,Play Store 和 App Store 中的每個流行應用程式都更新為包含“AI”。
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這種情況。早在 2017 年,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就首次嘗試談論人工智慧。華為大膽宣稱Mate 10是一款“AI智慧型手機”,因為它具有即時翻譯、相機場景偵測等功能。然而,線上技術專家很快就批評了這種行銷方式,稱其缺乏“智能”,而更多的是“自動化”。
其他製造商在行銷方面更加謹慎,儘管蘋果和高通也在同一時間開始在其晶片中包含專用的神經引擎零件。然而,路線修正導致使用更合適的術語「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的子集。
但請不要誤會,大約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深度學習」無所不在。每次活動和會議、每個流行的圖像編輯應用程式或天氣應用程式的標題中都突然出現了深度學習。在行銷智慧型手機和應用程式時,神經處理在某種程度上變得非常重要。
公眾人工智慧並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到現在。自從我們看到第一款擁有完整人工智慧套件的智慧型手機推出以來,已經過去了一整年了。那就是
系列和
。從那時起,Google增強了 Gemini 的功能,蘋果透過定時發佈人工智慧功能包,對智慧型手機世界發動了三階段攻擊。
他們向我們提供的許多功能……好吧,沒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的,其中有幾個很有用,我自己也曾稱讚過……呃,其中一個 - Galaxy 手機上的 AI Summarize 選項,可以讓您將大量文章(如這篇文章)濃縮為項目符號列表。如果你在閱讀器模式下開啟頁面,蘋果的人工智慧也可以做到這一點,如果你問得好,Gemini 也可能會做到這一點。
iPhone 和 Pixel 上還有一個新功能,人工智慧將監聽你的電話對話並自動為你做筆記。如果你設定了一個日期,如果有人給了你一個位置或電話號碼,你不需要拿起筆或任何東西;您只需檢查帶有要點的帶註釋的通話記錄即可找到該資訊。
誠然,這些都是令人印象深刻且真正有用的功能。其中兩個。
然後,我們有魔術橡皮擦,如果您試圖刪除照片背面的照片轟炸機,它會很好地工作,但通常會給您帶來重新生成的背景的怪異表演。

我們有人工智慧文字編輯器,既可以告訴我們我們的「語氣」在文字或電子郵件中的發音,也可以重新措辭和更改語氣以使其聽起來不同(如果您選擇這樣做)。沒有什麼比在人工智慧助理的幫助下添加一些人情味更好的了。
船上有圖像生成應用程式——Pixel Studio、Apple Image Playground、Google Sketch to Image……它們都很糟糕或荒謬,足以成為一個巧妙的派對技巧,你在擁有手機一個月後就會忘記它們。
然後,技術社群、藝術家社群、創作者社群對人工智慧的整體看法。人們很快就發現,許多人工智慧引擎——文字、圖像、影片、音樂——都是根據人類的工作進行訓練的。驚喜,驚喜。抓取數小時的影片、大量的圖片和圖畫、更多小時的音樂,以及所有這些年復一年——這就是人工智慧「學習」創造的方式。好吧,又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把雙手弄好。
於是,網路上掀起了一場爭論。監管機構仍在試圖弄清楚如何處理以及如何對待這些人工智慧創作——它是原創、複製還是抄襲?網路上的人們仍在使用他們的個人道德指南針來確定他們如何看待人工智慧及其對人類的有用性。還有很多很多人對此不滿意。
同時,智慧型手機公司向我們承諾可以解決不存在的問題的功能
看到三星透過以下方式推銷這套新的人工智慧功能真是太尷尬了
系列。例如,您現在可以告訴銀河人工智慧更改設定中的某些內容,而不是自己尋找並敲擊螢幕來實現它。
誠然,生活品質的改善雖小但良好。但不!這是人工智慧,所以我們需要將其作為一個大問題進行行銷。
三星選擇這樣展示它——「想像你度過了漫長的一天,你的眼睛變得疲勞。你現在可以告訴銀河人工智慧當您的眼睛疲勞時,它會智慧建議啟動藍光過濾器,並增大字體大小」。這是一個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解決方案——而我就在這裡,當我的眼睛受傷時,只是把目光從手機螢幕上移開。
廣告製作精美。問題是——這裡提出的「人工智慧功能」是如何擴展使用者體驗或改善英雄的生活的?
蘋果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推出了一系列
廣告,受到廣泛的憎恨。因為他們描繪了懶惰、不可靠、不太聰明的人,他們使用人工智慧在工作日的最後一刻完成某種工作。或者,更糟的是,撰寫一封電子郵件,要求同事為他們做他們的工作(不知何故,人工智慧能夠以非常令人信服的方式撰寫電子郵件,請參閱...)。
想成為那樣的人嗎?買一部 iPhone,使用人工智慧!
是的,大眾並不認同這一點,對人工智慧有許多抵制。
一切都將在2025年結束

人工智慧確實有一些真正有用的應用程式。不,不要生成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漫畫版本的自己,當然也不要改變你的短信,使其聽起來更“友好和社交”。
對於研究、檢查長串程式碼、編譯和理解資料集,或挖掘網路歷史,它無疑是有用的。你認為我記得本文前面提到的華為 Mate 10 嗎?
不,我記得一系列事件、將手機作為人工智慧進行行銷的嘗試以及公眾的抵制,導致該行業重新依賴機器學習行銷術語。所以,我在 ChatGPT 上看到了這句話,它讓我想起了我正在談論的華為 Mate 10。
然而,所有這些額外的瘋狂都會平息下來。 ChatGPT 與 iOS 的整合已經開始,Gemini 融入每部 Android 智慧型手機的工作也在順利進行中——這些事情將會發生。我們將保留真正有用的人工智慧功能,例如文章和通話摘要、跨應用程式查詢、透過照片和設定進行智慧搜尋以及即時翻譯(只要這一切變得良好)。
但人工智慧行銷術語正在迅速中毒,我們預計到 2025 年底我們將不再看到它,也不會不斷開發沒人會使用的荒謬的副應用程式和功能。
誰知道 2026 年它會被什麼取代。